本期 沐沐老師 就會對“海外建筑學研究生”這個名頭進行深度解讀。建筑學深造值不值?學什么?學幾年?有沒有含金量?之后就業(yè)前景如何?一起來看!
縱觀所有高等院校的教育質量來看,在海外讀本科+研究生這樣的文憑無疑是最“能打”的。如果在海外讀本科,那家里的經濟負擔是不小的,所以很多人會選擇在國內讀完本科,之后有機會再去國外讀研究生。更何況像建筑學這樣綜合的專業(yè)學科,它需要學生有眼界,需要學生敢于創(chuàng)新,需要有一片沃土充分發(fā)揮才智。因此,在海外院校進修一定對建筑師的職業(yè)生涯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這次沐沐老師就會對“海外建筑學研究生”這個名頭進行深度解讀。建筑學深造值不值?學什么?學幾年?有沒有含金量?之后就業(yè)前景如何?一起來看!
學位/學制解析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國外建筑專業(yè)碩士課程的情況。美國建筑學本科分為兩種,一種是4年制的,一種是5年制的。與之相對應的碩士課程,一般就是3年制和2年制,就是4加3或者是5加2。
第一種,3年制的建筑碩士英文叫professional degree。
就是我們說的M.Arch I。professional degree是為非建筑專業(yè)學生設置的,一般是三年完成。如果國內的學位是非建筑類課程的學位,比如園林、景觀、規(guī)劃、土木等等其他專業(yè),不是5年制的建筑本科這樣的背景去提交申請,學校會根據(jù)你的背景給offer,可能是給3年的professional degree。
第二種就是post-professional degree,就是M.Arch II。
拿到這個學位offer的要求是有國內五年的建筑學本科背景或者是美國學校自己的四年制建筑學本科畢業(yè)。因為美國的本科有兩種,一種4年,一種5年。賓大、Rice都是四年本科制的建筑學專業(yè),碩士offer也是給這個兩年的。
國內五年制的建筑學本科畢業(yè)生大都申請post-professional degree,兩年的。但是國內有一個bug,國內的建筑學體系和美國的認證體系不同,你申請的時候也會出現(xiàn)符合2年制碩士,學校卻給了3年的offer的情況。
這可能跟你的本科學校有關,還有學校對你學歷背景的判定有關?;蛘吣銈儗W校雖然是五年的建筑學學士,但是你拿到的是工科學位。這樣的話,美國那邊不太認,然后可能給你三年的碩士offer,這樣的情況也是有的。
還有一種美國一年制的碩士,這種碩士學位比較少。
比如有些Msc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偏重數(shù)字化建造方向的課程Design and Computation,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哥大就有這種一年制的景觀,就是針對某一個研究課題來設置的。
之前有同學去申請的時候,收到過一年制的碩士的面試。在面試過程中,對方學校問學生,我們學校這個項目一年的課題研究方向是什么什么方向,你感不感興趣這樣的問題。這種offer的項目針對性比較強,它研究的課題你感興趣的話,那就給你發(fā)offer。如果你覺得這個時間太短,或者你覺得這個課題的研究方向你不是很喜歡,那可能就不給了。
還有一種學位給的是Master of Science。
比如建筑史(History)、建筑藝術理論和批評(Theory and Criticism of Architecture and Art)。偏理論方向,基本不需要提供作品集,但一般要求writing sample。
其實學校的招生頁面都會有每一個專業(yè)的課程設置,以及它給的學位是什么樣的。我覺得學位的名稱對國內的學生影響不大,可能就是課題不太一樣,課程不太一樣。
英國的建筑學碩士學制分1年和2年。
和美國一樣,英國有自己的建筑師學會體系認證RIBA。在RIBA的體系中,建筑學本科(part1)是3年,碩士(part2)是2年。也就是說你的本科只有在英國讀,先拿到RIBA Part I認證,實習1年,再經過2年的建筑研究生學習,畢業(yè)才能拿到RIBA Part II。
RIBA是針對英國本國建筑教學體系所設置的一種培養(yǎng)系統(tǒng),有人統(tǒng)計,拿RIBA Part II的平均時間是7年。所以國內讀的建筑本科不屬于英國RIBA體系,并不被認可。
針對國際生的建筑學研究生課程是1年制的Architectural Design,學位給的是MA\MSc\ MRes\MPhil。不是說我們中國學生就沒法申part2的課程,只是需要面試,需要申請者有很強的背景和多年的從業(yè)經驗,這個錄取率是非常低的。
英國的1年制跟2年制的碩士課程,課程設置和研究方向會不會差別很大?挺大的。1年制的課程時間比較短,研究方向比較多元化,跟part2的課程是完全不一樣的。
1年制的課程班級里面都是國際生,有中國,日本,韓國各個國家學生,學校也是想利用國際生的優(yōu)勢。這個課程的研究方向會比較具備實驗性,批判性,更像是用一種實驗性思維去討論建筑學。研究手段也比較多元,學校會設置很多的studio,實際上我們國際生去申請的話,多數(shù)會被分到這種參數(shù)化的studio去做前沿性的研究。
part2的課程,因為是針對本國學生的,所以相對來講能稍微接地氣一點。
歐洲和澳洲的建筑研究生一般是兩年。
澳洲的建筑學學制有點像英國,也是3+2。申請澳洲研究生的好處就是無論你是本國學生還是國際生,都是兩年,不會像英國這樣分開,而且澳洲建筑學和景觀專業(yè)是移民專業(yè),所以近幾年去澳洲讀建筑的非常多。
歐洲和澳洲的研究生課程2年的學習時間還是比較充裕的,很適合在讀書期間接觸到實習或者其他產業(yè)相關的工作。
無論是美國、英澳和歐洲,各個院校在研究生階段的課程具體內容上都各不相同,但是大體而言,核心課程都是圍繞著環(huán)境(建筑和環(huán)境、景觀)、城市(城市歷史、城市規(guī)劃)、建筑史(美術史、人文史)和理論(建筑構造、建筑理論和建筑材料)、技術(建筑施工、建筑法規(guī))五大類而展開的。歐洲建筑學院課程還會學一點結構力學,經濟學,社會學等。
一般美國和英澳的學校會有studio做參數(shù)化設計的研究方向,比如哥大、sci-arc、GSD、UCL、AA、RMIT等。歐洲這類的studio少見,因為他們把參數(shù)化被認為是技術手段,比較難說服教授。
我建議同學們要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和感興趣的研究方向去準備作品集,而不是去迎合學校。如果你不是對這方面感興趣,那你申請的時候沒有必要做參數(shù)化這方面的作品??赡苣阏娴谋环诌M去的時候就沒有辦法了,肯定要去學編程,后期你不喜歡的話,熬過這一年是非常痛苦的。
以前我有學生在UCL,他們班一開始有100多個學生,實際上中途有30多個學生,近1/3的學生是退掉的。不是說他們學不好,可能就是因為他發(fā)現(xiàn)進去以后,他并不是很喜歡這個工作室的研究方向,所以他就退掉了。留下來的大部分同學比較艱難地學完了這段課程。所以,大家不要盲目地為了一些名校的頭銜去這所學校,國外學校資源都挺好的,關鍵是要看自己。
作品集創(chuàng)作思路
什么類型的作品更受招生官的青睞?
國外的建筑院校比較注重學生的多元化,鼓勵來自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從各自獨特的角度闡述對建筑的認識,進而可以從不同角度探索建筑的設計。
所以對于建筑研究生的申請者來說,作品集的重點是將自己對建筑設計的思考的獨特之處展示給招生官,并且通過作品展示出思考的邏輯思維、調研分析能力、和對設計的整個把控力。這一部分是申請的重中之重,也是國內大學生在做設計的過程中欠缺和很容易忽略的步驟。
還有一點是國內學生不是特別重視的部分,就是適當?shù)氖止つP偷耐魄煤捅磉_。國外的招生官很喜歡看手工模型,我們國內學生都挺不屑于做這個,覺得手工模型比較原始,更喜歡用數(shù)字手段來表達,用電腦做作圖。
實際你如果能花精力在你的設計當中做一個非常詳細和龐大的手工模型的話,還是比較加分的,尤其是申請美國和英國的同學。
作品集準備流程
基于這樣的思路,那么落實到作品集中的工作大概是什么樣的呢?
首先,確定自己作品集的一個基調,試圖從中梳理出一條結構線。
這個結構線可以是項目類型,尺度,研究性等的框架,也可以是一個通篇的作品集理念。這個通篇的作品的理念,就是你這作品集里所有項目的一個宗旨,你這幾個項目是在這樣一個宗旨下衍生出來的,涉及不同的領域而展示出了一些設計作品。
確定了思路框架之后,根據(jù)這個框架去篩選適合的項目。
在這個籌備過程當中,可以看看已經申請上的學長學姐的作品,這類資源網上很多,是會提供一些幫助的。在確定好框架后,就可以開始著手做項目了。一般每個項目工作流的時間控制最好在2個月以內,根據(jù)項目的權重適當分配時間。
項目思路
整個框架搭建完了以后就要開始著手做項目了。做項目的思路都是差不多的,有這么幾點流程,我來總結一下。
首先,確定好你這個項目的研究課題。
因為招生官每天要看大量的作品集,一天就幾十份上百份。如果在項目一開始就沒有陳述清楚議題以及研究它的意義,那并不會吸引招生官繼續(xù)看下去的,要注意這個課題和標題的區(qū)別。
我們在每個項目的一開始會先陳述這個項目的課題、研究價值、項目類型、尺度、個人項目還是小組項目等。你要注意課題要在一開始就要表達清楚清楚,言簡意賅地把它先說出來。要注意我說的這個課題不是標題,要注意這個課題跟標題的區(qū)別。
在首頁,我們要陳述除了課題之外,還有這個項目的研究價值,包括項目類型,項目的尺度,是個人項目還是小組項目。這個項目概述都可以在每個作品的一開始就羅列出來,我發(fā)兩張圖,大家可以看一下。
這是以前的學生作品集兩個項目的首頁。第一個項目,這個同學做的是戰(zhàn)爭博物館的設計。首頁就強調了這個博物館的題材和概念,以及重點要解決的問題。第二個項目是一個農業(yè)與工業(yè)相結合的一個村落改造的一個項目。
當然,每個項目首頁的這種陳述方式,每個人的風格,包括想要表達的形式可以不同,但是基本上我上面提到的這幾點內容最好還是要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說清楚,這樣會比較好。
我們完成了第一步之后,第二步開始就是集中深入探討課題,并提出想法,也就是我們說的設計前期。很多大學的本科階段項目重點還是后期(平立剖,節(jié)點,建模和效果圖),對于前期的項目課題和調研分析并不是特別重視。
或者是步驟有,但是方法不對,我見過很多同學的項目,大體瀏覽下貌似步驟都在,但是細看內容,很多是無效的分析?;蛘哒f是一帶而過,湊圖面的,跟后續(xù)設計關聯(lián)性不強,也沒有辦法通過這些分析圖去了解你的設計思路,信息比較零散。
其實調研階段是多方收集信息的階段,會有很多因素(歷史、人文、場地、自然等)影響后續(xù)的設計,而我們要做的工作是從這些信息和數(shù)據(jù)中找到暗含的切入點,從而發(fā)展出后續(xù)的設計。所以分析的階段更像是一個做減法的過程,只保留對后續(xù)設計有用的分析圖。
我們看一個案例,是我以前的一個學生在做作品集之前做的學校的項目。其中兩頁抽出來,看一下你們是不是現(xiàn)在也處在這個階段。
這個是以前一位同學的學校作業(yè),做的是上海陸家嘴改造規(guī)劃項目,是小組作業(yè)。小組作業(yè)共享了這些前期調研內容,商圈背景、經濟、人口、產業(yè)等,這只是一部分。他們做了好多頁內容,對這個陸家嘴這個商圈的背景,包括經濟,人口,產業(yè)等等,自然地理這些全都做了很多的分析。
小組討論的設計方案是打造陸家嘴10分鐘共融圈。重新規(guī)劃陸家嘴的居民區(qū),商圈,公共綠地,道路,交通這些,希望居民十分鐘就可以有自己的生活圈子。
討論后才發(fā)現(xiàn),設計策略其實很好,但是這兩頁的信息是非常雜亂無章的,很多數(shù)據(jù)和信息指向性不明確。所以在這里對圖標進行一個篩選和整合,最后圖面效果是這樣的。
我摘了兩頁出來,對前面這些雜亂的信息進行了一些刪減,只保留對后面的這個設計圖的有用的分析。
這個過程可能很痛苦可它是必須克服的一個困難。只有明確這一步,后續(xù)的設計方案才能變得更有說服力。我再發(fā)兩張分析圖做得還算不錯的一個學生項目。
這兩張是一個農業(yè)與工業(yè)結合村落改造的項目,根據(jù)項目研究課題復興荒村而做的前期調研。從村里演變史開始進行研究,找出村落衰敗的原因,基于這個原因而確定的設計理念是從河對岸的生態(tài)農業(yè)開始,激活生態(tài)農業(yè)產業(yè),利用水陸的運輸效應所帶來的部分經濟利益,從而帶動本村的新型的集生產、加工、旅游一體的復興模式。她做的是一個產業(yè)模式的研究,以荒村為模型去研究,這樣的模式是可以復制到其他村落里面去的。
因為項目不同,做分析圖的出發(fā)點也是不同的,所以分析圖起到整個項目承上啟下的作用。pinterest上很多分析圖大家也可以去做個分類和參考,盡量可以做到用最少的圖片數(shù)量,去表達最多的信息量。
第三點,設計與表達。
我們國內的學生對這個再熟悉不過了。國內的學生設計能力都是挺好的,大家這點要自信。我們跟國外的學生差別可能是我們在表達我們的設計的時候,就像你們說的——“有點土”,就是圖面效果不是特別好。
其實這個階段,招生官會更注重設計的合理性和針對性。當然,我們所擔憂的圖面效果也重要,但是我們可以盡量去優(yōu)化自己的這個效果,不要花太多精力在這上面。
國外院校對于設計的表達容忍度很寬泛,就是說他們可以接受多元化的表達。無論是渲染、線框、實體模型包括這幾年主流的插畫風出圖其實都可以,甚至如果設計做得豐富深入,白模加光影都可以。
國內有很多同學問我出圖風格的問題,這個沒有那么重要,自始至終保持自己的風格就好,不需要特別為了某種討喜風格強行改變自己,設計本身才是最重要的?,F(xiàn)在純總平、平面圖的表達方式會變成軸測和剖透視的方式,更加直觀。
我發(fā)幾張比較有代表性的圖片。單色加線框的,還有平靜主義這種風格,還有黑白灰的,也有做的特別插畫,特別少女風的這些東西,這個按照你自己的喜好去選擇就好。
最后一點,版式優(yōu)化。
作品的版式原則是清晰有條理并且具觀賞性。并不是圖越多,版面撐地越滿越好。將想要表達的設計重點(軸測、剖透視、優(yōu)秀的平面、綜合分析圖等)放大表達,其他輔助性分析圖表按照重要程度縮小排整齊即可。
整本作品集的項目排列按照項目的權重,重點項目做得深入的、完整的往前放,小項目往后放,其他輔助性項目放在最后,不要把過多時間糾結在輔助性項目。
我放幾張排版大家看一下。不是說排得越滿越好,可以適當?shù)牧糇鲆恍┝舭住?/span>
就業(yè)方向
建筑學碩士畢業(yè)之后,就業(yè)的范圍是非常寬的,美國澳洲和歐洲對待建筑畢業(yè)生比較友好,友好程度根據(jù)這個國家的政府建設政策有關。
像澳洲,大片土地需要興建改造,所以就會提供很多就業(yè)機會,美國也是,畢業(yè)之后還是可以找到工作的。學建筑學除了建筑事務所做建筑設計外,也有很多建筑師從事室內設計、工業(yè)產品設計、動畫場景設計等,方向非常多元,也有繼續(xù)深造留校當導師的。
無論留著國外還是回國就業(yè)都可以,機會還是很多,也有做規(guī)劃和景觀的。我以前的一個學生在校期間就對動畫場景感興趣,畢業(yè)就去動畫公司當場景建模師了,薪水也很高。
還有個職位在國外發(fā)展很成熟,但是國內比較少或者只有大公司才有的職位是設計咨詢,它可以給客提供建筑方面的項目咨詢服務、策劃等。所以除了設計類方向,還有咨詢管理方向,就看你自己在工作當中的體驗和感興趣的發(fā)展方向了。